2023年4月12日 星期三

筆架山北子午線石

本星期三想行一條輕鬆的路線。想到去年曾經探索過筆架山的北子午線石,至今仍未帶隊友走過這條路線,於是今個星期三就走這條輕鬆路線。由顯徑站起步上衛徑引水道,再由十二水管的古道上九龍坳回歸亭,然後接麥徑往筆架山,再走荒僻山徑下山前往北子午線石。探索完子午線石後再下龍翔道搭車往荔景飲茶。

早上九時正在顯徑站集合,共有六人參加。大家首先沿水務署的馬路上涼亭。到達涼亭後,先停留片刻小休,然後再拍攝大合照留念。


拍照完畢後就起步上引水道。沿路前行10分鐘左右就到達十二水管的位置。我告訴大家由這條石砌古道上山,沿路都是往上走的梯級路,如果大家需要先小休片刻再上登亦無問題,不過隊友們就戰意高昂,表示不用休息了。於是大家就立即起步向山頂的九龍坳進發。



我和徐生一開始上登就快放前行,很快就拋離其他隊友了。上登到中段位置時見到有一處較平坦位置可作小休的,於是就停下來等候隊友們到來匯合,順便讓女士們小休回一回氣。


休息完畢再起步上行,不用十分鐘就上到九龍坳的涼亭。這裡是今天旅程的大休位置。大家就在涼亭休息飲杯茶再欣賞山下風景,實在是很好的享受。



在休息之時,我見到有一個新安裝的指路牌。原來剛才我們行上來的古道,被漁護署命名為乾隆古道。大家看完真是一頭霧水了,這條古道為甚麼會跟乾隆扯上關係的呢?相信這條古董是乾隆年間建造的,所以就叫做乾隆古道吧!


休息完畢後再拍照留念,然後就起步走麥徑往筆架山。到達筆架山的山坳時,我告訴大家先停留十分鐘讓大家吃個水果補充體力,因為稍後往北子午線石的山路就沒有適合的位置可以休息的了。





休息完畢後大家再穿上手套,然後就起步前往下山的路口。這處下山的路口從前走過時見到有引路絲帶的,但現在就不見了,可能是被有心人故意拆除的也說不定。不過在路口對下不遠處今天又見到有新的絲帶,相信是最近有旅行隊走過這條路線吧!


沿著有點陡斜的山路而下,大約15分鐘便到達北子午線石的位置。這座北子午線石的背面仍然似是一座石砌的人工建築物。但是已經是有全座倒塌的危機。幸好有熱心人士用威也把石塊固定,所以仍然可以見到其原貌。不過其正面的石塊就散晒了,掉落在前面地上及附近的山坡,看到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這座北子午線石其實是天文台在百多年前建造的。共分南北兩座。天文台百年前是靠這兩座子午線石測定時間的。根據電視新聞報導,這座北子午線石,是天文台的人員根據檔案及歷史相片確定其位置,再由上一任天文台台長岑先生親自帶隊去找尋出來的。那就證明這座北子午線石是屬於天文台的歷史文物,但為何香港政府或是天文台不派人將這座歷史文物修護好呢?相信要修復這座北子午線石也只是很少的費用便可完成,只是沒有政府部門願意去接波而矣!


探索完北子午線石後,大家再穿越一段密林,然後就到達開揚的路段。再沿路下山大約走半小時就到達龍翔道,時間只是正午十二時半。大家就在豐力樓對面的巴士站搭車往荔景飲茶,一天輕鬆的旅程,又順利完成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