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下花山

本星期日的天氣預報又是間中有大雨, 所以仍然要選擇一條簡單又安全的路線行山, 想到以往行元荃古道時, 路過下花山都沒有上登山頂遊覽, 於是就擬定本星期的行山路綫是由川龍上白石橋, 然後上蓮花山學校過石龍拱, 再走元荃古道上登下花山再下荃灣。

早上九時正在荃灣站集合, 首先見到久違了的徐生今天歸隊, 但可惜他的最佳快放拍檔亞冼今天又無法取得Permit to walk到來出席 , 所以今天會是欠缺快放的動力了。最後點齊人馬只有6 人出席, 首先往小巴站乘車往川龍煤氣檢管站起步, 拍攝完大合照後即時起步上山, 原本是想走煤氣路上白石橋的, 但是見到路口蜘蛛網多得很, 而且野草茂密, 今天馮生沒有出席, 只得我單剪開路同時又要清除蜘蛛網會是吃力的, 倒不如走康莊大道的郊遊徑往白石橋好了。



沿郊遊徑上登至風水墓地時, 見到一隊越野單車隊在休息等候, 我問他們前面是否還有車手沒有到齊, 他們回答說應該還有幾位未到, 所以我們沿路上登都要小心留意單車, 最後在中途一處位置遇上那幾位遲來一步的單車手, 大家都是有驚無險的及時閃避, 最後平安抵達白石橋的山坳涼風位置, 於是停下來小休享受陣陣涼風, 順便嘆杯茶葉茶。




再起步前行, 就是沿煤氣路穿越白石橋的荒僻山路, 路過以往採摘番石榴的荒田時, 又順便進入青蔥的草地看看番石榴樹的情況, 原來只是剛剛開花, 看來還要等多兩個月才有番石榴吃了。



再沿路前行, 就是熟悉的煤氣路路段, 在7 號煤氣柱前面轉右上山就是續走煤氣路往蓮花山林道, 但如果不走煤氣路而繼續沿山路往前直行, 就是通往上花山的路徑, 不過這段路我們都沒有走過, 下次再走這條路線時都要研究如何擬訂路線包含這段往上花山的路段在內。



沿煤氣路上行到達8 號柱便是蓮花山林道, 這裡又是涼風陣陣的位置, 正好小休一會兒享受涼風和嘆杯茶, 然後才繼續走林道往蓮花山, 到達蓮花山學校時, 見到地上仍然是濕的, 而且又稍欠涼風, 似乎不太適合在這裡休息, 於是我決定往石龍拱涼亭那邊才停留作為大休之地了。





沿山路前行接上元荃古道後, 天色忽然好轉變為陽光普照, 大家沿著元荃古道的石砌路段前行, 在接近石龍拱前的一處路旁見到一座重修了的大型墓地, 徐生對風水很有研究, 當然會順便參觀, 我就認為這些有後人重修的大墓, 必定是風水好而後人發達興旺的, 果然在參觀時見到碑上有說明此穴的喝象, 並有註明定針的度數, 果然真是風水寶地, 不過亦是信不信由你, 反正這些玄學秘技也開始日漸失傳了。



到達石龍拱時, 只見涼亭是堆滿了行山人士在休息, 我們只好走到旁邊不遠處的石台上曬太陽和休息, 不過這處石台就涼風陣陣的令人覺得很舒服, 而且面對無敵青馬大橋海景, 雖然是太陽當頭曬, 但是大家就覺得是非常享受的。





在石龍拱休息了半小時後, 再拍攝大合照留念, 然後就沿元荃古道向下花山進發, 這段路是往下走的路段, 我和KH , Vincent , 徐生等快速下走, 亞蘇就為了拍照而大墮後, 但有KK留後照顧, 我就很放心在前面快放一段,  到達一處可以鳥瞰荃灣景色的位置時, 我停下來拍照, 但見前面迎面而來的一位獨行俠行友也停下來似是要向我們讓路, 我正要向這位行友道謝時, 他卻快我一步向我們打招呼, 原來這位行友一向都有看我們的行山網誌, 他竟然可以看完網誌後認得我們, 所以特別要停下來跟我們打聲招呼, 同時更表示覺得我們用亞冼來驗證梅菲定律是很有趣, 不過他對梅菲定律的出處就有些誤解, 所以我又不厭其煩的簡單的解說了梅菲定律是甚麼東西, 然後大家再禮貌的閒談幾句。





與剛才的讀者網友告別後再前行, 見到KH 和 Vincent 已經快放拋離了一大段路, 由於他們兩人都沒有配備對講機, 我恐怕他們快步走過龍, 於是要提速追上前把他們叫停, 最後在地圖牌前追上了他們, 叫他們停下來等候隊尾到來匯合, 然後一同上登下花山。



由地圖牌前面不遠處就是上登下花山的路口, 由這裡上到山頂也只是幾十米的高度, 真是不費吹灰之力便上到頂, 整個荃灣景色就在眼前, 是非常值得到來順道一遊的地方。





在下花山享受了半小時後, 再拍照留念, 然後就由左邊的山路下山。這段路我們都沒有走過, 但我估計是直下引水道的路段, 沿路下走, 一路經過幾座大型墓地, 相信這段路是一段拜山路, 一路下走差不多見到引水道了, 但是就有分岔路出現, 我和KH估計走右邊是向荃灣方向, 應該是較為近一點的, 於是就轉往右邊走, 原來這段路才是真正的拜山路, 穿越一段墓地區後再穿林而出, 便是引水道下荃威花園的路口, 大家沿路直往荃威花園, 見到路旁有水可以洗鞋的, 於是就洗淨行山鞋的泥濘, 然後再往巴士站散隊各自歸家去也。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再探火炭荒村坳背灣 2015

本星期日的天氣預報是間中有狂風大雨, 原本是計劃了本星期再去探索火炭荒村河瀝背, 牛湖托及坳背灣的, 但是見到天氣預報有大雨, 同時本星期已經連續下了幾天大雨, 相信要走牛湖托那段竹林荒徑也不方便, 於是就修改路線改為上河瀝背林道, 再走坳背灣往黃竹洋下火炭。

早上九時正在火炭集合, 亞冼經過兩星期閉門思過後今天重新獲發Permit to walk歸隊, 所以見到隊友時即時滿面笑容的向大家問好, 我見到亞冼到來時背囊已經是蓋上防雨冚, 根據他以往的梅菲定律驗證準繩度推測, 我們今天應該又可以享受一天良好天氣下的旅程了。



點齊人馬合共有9 人出席, 首先拍攝起步大合照留念, 然後沿著馬路向桂地進發, 一起步就見到藍天白雲, 然後就陽光再現, 似乎有亞冼到來真是很有良好天氣的保證了。




沿水泥路上山, 很快便到達山澗的高橋, 見到石澗的水也沒有浸過路面, 相信今天的山路也不難行, 所以就更放心按修正的路線走, 到達搖斗坪的分岔路時, 就走右邊上河瀝背, 這段上斜的路段完全沒有風的, 所以非常悶熱, 大家都走到身水身汗, 到達中途的一處山澗時, 都要停下來享用清澈冰涼的山水洗臉降溫。




再往前走不久, 就有路口轉上山走電纜徑上山頂, 這段路我們從前第一次路過時就是忽略了這個路口, 所以上次回程由山頂下到, 當時就特別綁上絲帶做引路標記, 今天再次到來, 當然是記得是由這處路口上山, 不過見到路口的絲帶也多了幾條, 証明也有很多旅行隊會選走這條路線的。


一起步上山, 就要穿越一段茂密的幼竹樹叢路段, 然後就到達一處小崗頂, 由這裡開始就是望著山頂上登, 沿途都有電纜標誌的鐵柱, 間中還可以見到地上有部份外露出來的電纜, 沿路往上走到頂就是直昇機坪的林道, 所以大家就按自己的步伐上登便可以了, 亞冼和KH等快馬又是快速上登而去, 亞蘇伉儷當然又是在尾段較後的位置了。





這段電纜徑山路雖然不難走的, 但是就非常悶熱, 加上今天是想下雨的, 所以濕度很高, 上登這段電纜徑時就覺得很辛苦的, 加上亞冼到達山頂時用對講機通知, 山頂也是欠缺涼風, 於是我就放慢速度上登了, 以便和隊尾亞蘇伉儷保持在視線範圍的距離, 讓他們可以放心慢慢上登, 最後到達山頂與亞冼等匯合, 我宣佈在這裡休息二十分鐘, 讓大家回一回氣及欣賞山下的風景, 然後再拍攝大合照留念。






再起步前行, 就是走林道的一小段馬路, 路上見到有一棵水楊梅樹果實盈盈的, 可惜都生長在很高的位置, 我們只可望楊梅輕嘆了。再往前走不多久, 便轉往左邊的小路往坳背灣, 首先要橫越一處澗口, 但見水中有很多紅色的楊梅, 抬頭一看, 原來有一棵水楊梅樹在澗旁, 不過剩下的楊梅已不多了, 可能是這兩天的連場大雨把樹上的果子打下水中, 不過大家仍然很想採摘新鮮的水楊梅品嚐, 所以就想盡辦法合力採摘, 結果也只能採摘到三幾粒果子, 真是非常珍貴了。





再起步前行, 就是走一段密林荒徑, 這段路是平緩路段, 非常易走的, 完全沒有難度, 走出密林後, 山下就是牛湖托和河瀝背, 沿古道前行就是往坳背灣的路段, 昔日這段古道是來往沙田及大埔的主要路段, 所以古道是用石砌的路段, 但自從上世紀七十年開始村落荒廢後, 這段古道野草叢生, 有些路段甚至被幼竹樹遮蔽了, 如非熟悉地形, 實在不宜亂闖這裡一帶的荒山野嶺。





在臨近坳背灣村的路旁, 見到一棵水楊梅結滿了紅色的果子在樹上, 高度正是隨手可摘的, 大家當然是喜出望外, 連忙各自佔據有利位置採摘, 邊摘邊吃, 終於可以盡情的吃到了樹上熟的水楊梅了。





吃完了水楊梅後, 再穿越荒廢的村屋, 便到達坳背灣村的石澗, 這裡就是今日旅程的大休位置, 由於早上曾經下雨, 所以石澗都是濕滑的, 隊友們各自找尋合適位置休息, 順便享用清澈的山溪水洗手洗臉降溫, 在這處石澗享受了半小時的清涼世界後, 再拍攝大合照留念, 然後又起步向終點黃竹洋進發。






我原本計劃的路線, 是走石澗旁的一段更荒僻的山徑往黃竹洋的, 但今天的天氣似乎不合適, 見到天陰陰的隨時會下雨, 還是走電塔那邊的康莊大道往黃竹洋安全一些了。於是再橫越石澗返回梯田那邊下山, 望著電塔作路標前行, 自然就找到康莊大道大路直下賣茶坳, 路旁的一棵油柑了子樹就是路標, 這裡向右走穿越梯田區域便是前往黃竹洋的山路, 剛剛到達梯田時, 突然下起雨來, 大家連忙拿出雨傘便用, 但不到兩分鐘雨便停了, 亞冼連雨傘也沒有開, 似乎是很有信心知道雨是下不成的, 果然有亞冼同行真是信心的保證了。








沿路前行都是平緩易走的山徑, 就算下大雨也不用擔心, 因為我在計劃路線行程時已經考慮過下雨的安全問題。走到中段, 又遇上一處石澗, 見到水浸過石面, 過澗似乎有少許難度, 我領前探索安全過石澗的路線, 原來只要小心踏水前行, 再扶著大石便可安全橫越石澗, 當大家都安全過了石澗後, 又下起微微的細雨, 大家見到亞冼沒有意圖使用雨傘, 於是大家都放心不用拿出雨傘了, 而且更在石澗旁小休幾分鐘洗淨行山鞋上的泥濘, 果然, 很快又停雨了, 於是大家又可以放心的繼續前行向黃竹洋進發。




尾段的山路仍然是很好走的平緩山徑, 中途回望荒廢梯田那邊的山坡, 原來只是一山之隔, 再前行不久, 見到有分岔路口, 我記得走右邊的路就是往黃竹洋村的, 正想走右邊的路時, 見到一棵枯死的樹幹半天吊的攔阻通路, 於是想將枯樹拉開, 怎知原來樹幹已被螞蟻蛀通了, 一拉樹幹樹身便粉碎了, 螞蟻即時佈滿地上, 於是立即叫大家改走左邊的路下山, 雖然沒有走過左邊這段路, 但見綁了很多引路絲帶, 肯定也錯不了的。




沿路下走, 原來是一段捷徑直下村口的伯公神壇, 到達黃竹洋村的馬路時, 先到村口的石澗洗淨剛才枯樹掉下來的木碎, 再洗淨行山鞋上的泥濘, 清洗完畢後, 再拍攝順利完成旅程大合照留念, 然後大家都充滿了正能量的沿馬路下山, 想不到中途有神犬沿途護送下山, 到達桂地街重返文明時, 神犬才離去, 我們亦前往火炭區的茶樓飲茶, 飽餐一頓然後才散隊各自歸家。回家後不久即見到天昏地暗的下起狂風大雨, 難度真是有亞冼同行的梅菲定律效應, 讓我們可以盡情享受行山樂趣, 然後才下雨乎?真是要代表眾隊友講聲, 亞冼, 你好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