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初探白玉觀音

本星期應Charles的邀請一同探索位於深井的白玉觀音, 他並問我知不知道白玉觀音的位置。由於我從前行山是見過白玉觀音的位置, 就是在深井蝴蝶坑對上的山頭, 但就未曾探索過, 於是大家就決定本星期聯合前往探索。路線就由深井起步, 探索完白玉觀音後接回元荃古道過麥徑, 再上山火瞭望台, 然後經山徑直下河背為終點。

早上九時正在荃灣站集合, 亞冼遊完埠後今天歸隊, 他八時半已經到達荃灣站等候, 似乎很渴望可以歸隊參加行山活動了。其他隊友亦準時到達, 於是大隊就準時起程往小巴站乘車, 先往汀九會合馮生伉儷, 然後就正式起步上引水道, 到達上引水道的馬路時, 先拍攝大合照留念, 然後沿馬路直上引水道, 由於今天的天氣預報是間中會下雨, 所以天氣有點翳焗, 沿路上登是一點風都沒有, 走斜路上登就令人汗流浹背, 幸好這段上斜路段也不長, 大約十五分鐘便到達引水道的平緩路段, 眼見前面不遠就是石龍坑的瀑布, 於是大隊就向著瀑布進發, 想在在瀑布前參觀及小休, 雖然瀑布水勢不大, 但各隊友就很欣賞瀑布的氣勢, 幾乎不願起步離去, 直至我再三催促後才繼續前進。
 






由石龍坑往前走, 是一段平緩的引水道馬路, 大家邊走邊談天說地, 很快便到達蝴蝶坑前面的位置, 這時已經可以望見遠處山谷的山崗上, 有一塊巨型的天然白色石塊, 我告訴大家那就是白玉觀音了, 大家舉頭一望, 都很驚訝這處萬綠叢中一點白的天然奇景。其實這只是一座天然的石英石, 不知是那位高人給它改了一個美麗的名字為白玉觀音, 令到很多行山人士都慕名而來探索, 但要攀上白玉觀音的山路非常崎嶇, 而且要攀越石澗而上, 實在是有點難度的。
 





到達蝴蝶坑入口時, 首先在入澗口前拍攝大合照留念, 再欣賞白玉觀音奇景, 然後才開始進入蝴蝶坑, 這段路的入口縛了很多絲帶, 相信有很多行山隊都來行探索過, 但進入澗道不久, 便發覺有兩路的走向, 向右是沿密林上山的, 但路胚不太清晰, 靠左走就是沿澗前進, 於是我用對講機通知隊友們要靠左走, 到達澗尾時見一高崖瀑布, 應該就是觀音瀑了, 於是先在瀑布前小休等候隊尾到來匯合, 然後在瀑布右邊的崖壁上攀, 由於這段崖壁甚為陡峭, 我一路上攀時見到有一兩處較直的位置, 相信有些隊友會覺得較難上攀, 於是我攀上崖頂時, 就取出爬山繩叫亞冼縛繩讓有需要的隊友可以拉繩而上, 增加他們的安全感, 亞冼的最大好處是有能力照顧隊友和聽話, 如果他沒有放甩大隊時, 是很願意幫手照顧隊友的。
 


















當全部隊友平安攀上瀑布頂後, 先往前面的小水潭小休和飲杯熱茶, 我在小休時見到水潭前又是一幅較矮的陡直瀑布, 看是無法由瀑布上攀的, 但見左邊山坡有絲帶引路攀登山坡而上, 雖然是崎嶇陡峭, 但是有樹枝樹根可作扶手, 是安全的上攀路線, 於是就帶領隊友由左邊山坡上攀, 攀至中途見有一處分岔路通往瀑布, 但我就不以為意, 仍然跟絲帶路再往上走, 到達中間的一處位置見有分岔路, 往左走的是有絲帶的環腰小徑, 往右是再向上攀的崎嶇山路, 但完全不見有絲帶, 我多年行山經驗所得, 沒有絲帶的路最好不要走。於是我叫隊友先停下來等候, 讓我從左邊探索環腰山路通往何處。


 



沿著崎嶇的迷離路徑前行了幾分鐘, 見到路徑仍然是沿山腰而行, 但方向就是與白玉觀音的位置相反的, 於是就確定走此路不對, 再往回走時, 並用對講機通知亞冼往右邊的路上去看看是否可以通行, 亞冼很快回答說是通行無阻, 於是他帶頭上攀, 隊友亦跟隨他向右邊山路上登, 我追到回來時就變成在隊尾了。由於山路崎嶇的在密林上登, 雖然方向是對, 但愈上愈高但仍未見到白玉觀音石, 我相信我們身處的高度已經超越了白玉觀音石, 但仍然未見有路可以向右邊橫移通往白玉觀音石, 山路只是向山頂直上的, 雖然沒有絲帶引路, 但路胚就很明顯的, 我見帶頭的亞冼已經好像脫韁野馬的領先了半個山頭, 相信都很難叫停他們的了, 於是我就決定先上到山頂然後再算吧。




到達山頂的位置停下來小休, 我與Charles看完地形, 確定了白玉觀音石應該就在我們身處的山頭下面的山谷中, 我說應該是在第一處見到的分岔路走回瀑布那邊走才對, 如果現在再往回走就不適合了, 於是就決定再由此山頂繼續前進, 我見石龍拱的訊號塔就在我們前方山頭的右邊, 而這處山嶺的走向是靠左邊的, 應該是接回元荃古道的吧, 於是就繼續沿山路上登, 不久就接上一處明顯山路, 我估計這處山路往下走就是我剛才探索的環腰山路, 那麼往上走應該就是接回元荃了。接回明顯山徑往上走兩處山崗後, 最後穿林而出, 正正就是元荃古道6106標誌牌的位置, 大家就在石級旁邊休息, 再喝杯熱茶定一定神, 然後再繼續行程。




由元荃古道石級下走到底, 再接回泥路穿越一處山谷, 就接回麥徑的馬路, 我們下一處目的地是田夫仔附近的山火瞭望台, 只要沿著麥徑向荃錦坳方向走便可以了, 不過就要沿馬路向上走, 所以是有點吃力的, 各人就按自己速度前行, 有對講機可以聯絡, 不怕會走失的了。



走至中途忽然下起雨來, 雖然雨勢不大, 但亦要打傘前行, 好在我們剛才在元荃古道休息時已經作好準備, 所以只打開雨傘就可以繼續前行, 但Charles 卻沒有為背囊罩上防水罩, 所以就較為狼狽, 幸好有賢內助在旁照顧, 即時示範老婆擔遮的功架, 為Charles遮風擋雨, 贏得大家的掌聲。


亞冼等幾隻快馬愈放愈遠, 為恐他們走過籠, 我於是用對講機通知他, 留意前面有路口轉左上瞭望台, 叫他們到達瞭望台停下來等候, 他回答說收到, 便快放而去, 因為這些上登的馬路, 對他和KH徐生等快馬當然是沒有難度了。


到達轉上瞭望台的分岔路口時, 見面有一座看似新豎立的越野單車徑標誌牌, 原來瞭望台的路段已劃為越野單車徑, 沿馬路上瞭望台是林蔭大道, 雖然開始的路段是上登的, 但不多久便是平緩路段直達瞭望台, 亞冼等早已到達瞭望台前面的草地休息, 我們到來時, 首先見到前面是180度無敵青馬大橋海景, 遠處的大嶼山和青山亦清晰可見, 可惜今天天陰下雨, 否則在這裡看風景和拍照就是最佳的位置了。



 




由於已經完成了旅程的一半了, 下半場往河背就沒有甚麼難度, 於是大家盡情在瞭望台欣賞風景和嘆杯熱茶, 忽然間又下起雨來, 但亦無阻大家的雅興, 各人於是打傘站立, 繼續欣賞雨中景色, 幸好天公造美, 很快便停雨了, 讓我們可以無拘無束的在瞭望台享受雨後山野景色。忽然間, 亞蘇發現有一座不知是是甚麼東西的磚石堆砌物體, 我叫大家一齊看看, 但也不能肯定是甚麼, 最後我估計可能是一座古墓, 因為前面有一處人工石砌的平台, 結構形式跟一般的古墓相似, 但是否真的就很難確定了。





在瞭望台休息了半小時後, 又再起步下山往河背了, 這段路我從前沒有走過, 但隊友KH就說曾經走過一次, 我看過地圖, 由瞭望台下河背水塘只是一條直路直落的, 應該是毫無難度, 但起步下走不久, 就見到有分岔路, 往右相信是越野單車徑的路段, 往左也是一條清晰的山徑, 而且亦有絲帶, 於是我就選擇走左邊的山徑, 見到路徑平坦好走, 路上長滿盛開的梅葉冬青, 是一段令人非常享受的路段。





沿路下山, 左面可以見到田夫仔的山村野戰場地, 前方就是大欖涌水塘尾, 路徑非常清晰的, 但是中途又有一處分岔路, 右邊的小徑看走向是直下引水道方向的捷徑, 但是就較為崎嶇和野草較密, 左邊的清晰山徑走向似是通往大欖涌水塘尾, 於是我就決定走右邊的捷徑下山, 因為我們要往河背, 應該靠右走才對。這段捷徑雖然較為陡斜, 但有樹枝可作扶手, 可以安全下走的, 不過Charles亞蘇等下山較慢, 於是墮後較遠, 我和亞冼等快速下走, 很快便到達一處環腰山路, 我見往左走就路徑清晰和縛有絲帶, 但方向就是通往大欖涌水塘尾, 估計是接回剛才靠左的山路, 如果向右走就是向河背水塘方向, 但是野草較為密, 而且沒有絲帶的, 為安全計, 我叫亞冼和徐生留下來等候隊友, 讓我先往右邊的山路探索是否可以通行然後再決定走那邊, 馮生亦準備了無敵剪開路跟我一起探路, 大約走了5 分鐘, 見到路胚完好和清晰, 雖然野草較密, 但仍然可以通行的, 於是用對講機叫亞冼帶隊友走這段荒僻山徑過來匯合。



 




沿著荒僻山徑前行, 是一條平緩的環腰山路, 雖然荒蕪, 但一點也不難走, 走到中段, 路徑回復清晰和平坦的正常山路情況, 再往前走一小段, 就接上一處由山上下來的明顯山路, 而且縛滿絲帶, 我們由這裡接回山路往下走, 便可以跟著絲帶前行向河背進發, 於是用對講機通知後面的隊友, 見到分岔路就轉左跟絲帶下山。沿著明顯山路前行了不久, 又見有分岔路分左右兩途, 而且兩邊都縛有絲帶, 左邊是明顯和易走的山路下引水道的, 右邊相信是捷徑應該也是下引水道的, 但是就較為陡斜一點, 我想河背在右邊方向, 當然是走右邊的捷徑快一點了, 於是用對講機通知隊尾的Charles到達分岔路口要走右邊的小徑下山。



這段小徑又是荒僻山路, 而且更為陡斜的, 幸好可以用樹幹作扶手下走, 我和徐生亞冼等當然沒有問題, 但相信對Charles和亞蘇就會覺得吃力很多了, 沿著陡斜山徑下走, 很快便到達一條平緩的環腰山徑, 這條靚路我從前走過, 就是通往河背水塘的環腰山路, 於是我用對講機通知隊尾的Charles表示我們已經到達環腰山徑, 怎知他回答說已經看到環腰山徑, 很快便到, 我們真是感到奇怪, 回望轉頭, 那裡有他們的蹤影呢, 於是再用對講機問清楚他們的位置和所見到的景物, 他回答是在大欖隧道口前面, 唉! 原來是他們剛才在分岔路時走錯了左邊的寬闊山路, 現在的位置就在我們後面很遠了, 但也好是錯有錯著, 因為他們似乎適合走這些容易走的路多一些。



我再用對講機與Charles聯絡, 約定在河背村匯合, 他表示會直下引水道走馬路往河背村。 我和隊友沿著環腰山路向河背水塘前進, 中途見到有崎嶇小路穿越密林山坡直下引水道, 而且縛有絲帶, 我想既然Charles都是走引水道, 我們最好也是走引水道吧, 於是就決定穿越密林直下引水道, 雖然路徑是很短的, 但就頗為陡斜, 路徑是作Z形而下, 我和亞冼徐生等就覺得是很容易的,  但蘇太和Charles的太太就覺得很斜耍慢慢扶著樹幹下走, 到達引水道時, 見到有鐵絲網早已留下出口可以通出馬路, 於是穿網而出從返文明, 這時又下起雨來, 大家打傘前行冒雨向河背村進發, 到達河背村時再用對講機通知Charles我們已經到達終點, 由於剛剛好有小巴到來, 於是我叫徐生亞冼等先行乘車離去, 我和兩位亞太留下來等候Charles和亞蘇到來匯合, 最後見到他們平安到步, 於是排隊等候下一班小巴到來, 然後乘車往錦上路站散隊。




 


想不到今天原本認為是很容易走的路線會變成探索之旅, 因為由瞭望台下走河背的山路, 在地圖上看就只是直路一條毫無難度, 但在實際地形上就原全不同, 地政署出版地圖的官老爺相信都是沒有拿著他們出版的地圖走過這處山頭, 所以地圖是錯漏百出的, 幸好我自己有點方向感和判斷力, 沒有拿著地圖一樣可以找到正確的山路平安到達終點, 所以有時真的要靠經驗和判斷力的, 地圖只可以用作為輔助參考的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