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星期天氣是漸入深秋的清涼又未入寒冷的階段, 最適宜選擇有上高落低的路線行山, 想到從前行黃牛山時, 為了遷就黃牛石城的一段, 都是選擇由水牛山過黃牛山再下麥徑, 反而沒有選擇由石芽背上黃牛山這段花牛古道路線, 於是本星期的行山路線就一於由石芽背上黃牛山, 然後過水牛山, 再下打瀉油坳往石龍仔, 再走石龍仔古道下梅子林出富鞍收隊。
早上九時正在第一城站集合, 首先見到徐生最早到來等候, 然後見到已經倦勤了兩星期的馮生伉儷到來歸隊, 稍後亦見到亞蘇亞戴等一同到達, 合共有10人出席, 集齊人馬後隨即起步, 先沿著馬路向小瀝源進發, 到達恆生商學院後轉上山向花心坑進發, 到達花心坑前轉走一段水泥小徑上山, 到達地圖牌前見到有一隊行山遊人在休息完畢準備起步, 由於有大隊行山人士在前面慢速前進會十分擠塞, 於是我宣佈在地圖牌前休息一會, 以免與前面的大隊旅行隊擠塞在一起, 在休息之時當然要拍攝起步大合照留念。
休息了一段時間後, 見到前面的旅行隊經已遠去了, 於是我們就起步向石芽背進發, 這段山路就是花牛古道, 非常好走的, 但最初一段路是上登一大段石砌梯級路, 上到平緩位置時, 見到大隊旅行隊的隊尾就在前面緩慢移動, 再前行都是塞著走不動的了, 於是我叫亞冼等停下來等候隊尾到來匯合, 在等候期間, 我用手機查看現時高度, 原來都上登到205米, 與黃牛山的604米比較, 即是上登了三分一的高度了。
等齊人後再起步前行, 很快又追上那隊緩慢的旅行隊, 但幸好剛剛是到達上石芽背的分岔路口, 原來他們是轉左上山往石牙背山頂的, 而我們就是繼續走花牛古道上黃牛坳, 沿路快速前行, 很快便到達晨運人士建立的石澗取山泉水位置, 大家停留一會用山泉水洗手洗臉, 然後繼續前行上黃牛坳, 到達黃牛坳時, 又見到另一隊旅行隊在休息, 他們見到我們到來, 便起步讓位給我們休息, 原來他們也是上黃牛山的, 似乎今天很多行山人士都覺得黃牛山的路線是很適合現時天氣行走的了。
見到這旅行隊上山速度甚慢, 於是我們就慢慢嘆杯茶, 欣賞四周景色, 再拍攝大合照留念, 然後才起步上黃牛山, 這段山路也很好走的, 上登了幾分鐘便到達一處無敵觀景石台, 見到前面的旅行隊仍然是慢速上登, 由於山路狹窄, 我們如果繼續前行, 只會是跟在他們的隊尾擠塞在一起, 於是我就宣佈在石台小休, 讓大家盡情欣賞無敵美景和拍照留念, 我順便向隊友們講解黃牛山的上登路線, 並約略介紹在山頂對下的黃牛石城, 不過今天我們會直上黃牛山頂峰而不會遊覽黃牛石城了。
在石台休息之時, 亞冼見到有人遺下一枝自製的行山杖, 亞冼認得是前面旅行隊一位工作人員的, 於是他就拾起這枝行山杖預備交還給物主, 所以再起步前行, 亞冼便跟徐生搶在頭位快速上登, 沒多久便追上前面旅行隊的隊尾, 並將行山杖物歸原主, 這位物主連番多謝亞冼, 相信他自己也感到很意外行山杖會失而復得呢!所以有時又要讚賞亞冼的見義勇為行動的。
上登黃牛山只是一條路, 沒有可能迷途的, 但中段甚為陡直, 於是各隊友就按自己速上登, 中途有適當位置就超越前面旅行隊的慢速人士, 很快便到達坳頂, 這裡正是黃牛山與石芽背之間的坳頂, 有陣陣涼風吹來, 令人感到非常舒服, 徐生等一早到達, 當然會停下來等候及嘆杯茶, 當亞蘇和蘇太到達後, 仍然未見亞戴到來, 於是我叫徐生等先上登前面不遠的黃牛山頂峰, 並在標高柱等候, 我就留下來押尾等候亞戴伉儷到來, 眾隊友於是齊齊起步上頂峰去了。
等了幾分鐘後亞戴便上到坳頂, 可能剛才比較陡直的一段山坡戴太感到有點吃力, 所以他們到達坳頂就需要休息一會, 我就先起步上黃牛頂, 沿途只有一條路, 而且是可以望見上山頂的路線, 不可能會迷途的。
我剛起步前行, 就收到亞冼用對講機通知已經到達山頂, 但是人太多沒有位置適合停留, 問可否先過對面水牛山頂等候, 我於是叫他先過水牛山, 並到右邊副峰上的石台等候。我快速上登黃牛山, 到山頂時就剛好追上亞蘇伉儷, 於是就和他們在黃牛山標高柱合照留念, 然後叫他們先行起步過對面水牛山, 讓我留下來等亞戴伉儷到來匯合。此時又接到亞冼用對講機通知已經到達水牛山石台, 於是我用對講機叫他擺好姿勢, 讓我隔山遠距離為他拍照。
當亞戴到達黃牛山頂峰後, 我告訴他對面水牛山石台的休息為置後, 我就先起步橫越V谷上水牛山, 這段V谷路看似有點陡直, 但對我來說是很易走的, 所以我快速橫越V谷, 在水牛山頂追上亞蘇, 再到右邊的副峰與徐生等匯合。
在休息之時, 徐生見到對面V谷的亞戴小心照顧戴太下山和上山, 於是出題考考大家對對聯, 上聯是「亞戴行山帶戴太」, 我相信其他隊友沒有人對得通的了, 於是我想用徐生為題答其下聯「小徐策馬隨徐生」, 但一想到「小徐」的徐字跟徐生的徐字發音不同, 那就有點不工整了, 於是就先不交卷, 看看還有沒有更好的答案再算吧。
當大家在水牛山副峰休息完畢後, 再拍攝大合照留念, 然後就起步下山往打瀉油坳, 我告訴大家我和徐生幾年前走這處山坡時, 只需幾分鐘便下山到達打瀉油坳, 今天當然也不例外, 因為下山是我的強項, 於是一開始我和徐生就拍著叮噹馬頭快速下山, 三分鐘左右便到達打瀉油坳, 亞冼就遲我們半分鐘到達, 馮生伉儷稍遲一兩分鐘左右, 其他隊友就落後很遠了, 估計都要再等10分鐘他們才會到齊, 於是在等候時徐生又再問亞冼是否對到「亞戴行山帶戴太」這上聯, 怎料亞冼笑嘻嘻的回應一句「亞冼落斜跣徐生」, 雖然有點胡鬧和不工整, 但又不是太過狗屁不通的, 因為亞冼與徐生兩名活寶貝過往行山時, 遇上天雨路滑的日子, 就經常以亞冼的冼字來開玩笑, 今天亞冼就手到拿來作為交卷的題材, 又真是有點老頑童式的急才呢!
當亞戴伉儷最後平安到步後, 大家在打瀉油坳拍攝大合照留念, 然後就起步向五聯達進發, 由於這段路是麥徑, 沿途是下山的康莊大道, 於是我和徐生亞冼等快速前進, 並用對講機通知亞蘇和亞戴在五聯達的涼亭等候他們到來匯合。我在路上快速前進時, 不斷想對通徐生這上聯, 這上聯的難處是同音字和語帶相關, 想得兩想, 很快便到達五聯達的涼亭了, 只見人頭湧湧的十分熱鬧, 於是先找一處適合的位置休息再算吧。
在休息期間, 亞冼和徐生這對活寶貝又為大家攪笑, 因為忽然間灑了幾滴微微雨, 亞冼剛好是半跪式的在整理背囊, 於是他就說是他求的雨, 並由半跪變全跪對對徐生當作求雨舞, 引得大家一陣歡樂的笑聲, 所以如果這對活寶貝沒有出席的話, 我們真的會少了很多歡樂場面的。
在五聯達休息完畢後, 再起步向石龍仔進發, 這段路是一段荒僻山徑, 但是就路胚清晰和沒有分岔路的, 我在前面快速前行, 隊友們都可以跟上, 只有亞戴伉儷墮後較遠, 但有對講機保持聯絡也沒有問題。
經過半小時路程, 順利到達石龍仔廢村的祠堂, 先讓大家休息幾分鐘, 然後接走石龍仔古道下梅子林, 經過半小時路程便到達梅子林的水壩, 再沿馬路出富鞍花園散隊。
大家在富鞍花園散隊各自乘車歸家, 我和徐生亞蘇一同往馬鐵站乘車, 大家在月台分手後, 我才記起還沒有對通徐生的上聯「亞戴行山帶戴太」, 剛好此時有一位姓張的同事致電給我, 我聽完電話後, 靈機一觸, 立刻交卷, 上聯是「亞戴行山帶戴太」, 「老張下棋將張生」不就是很工整的下聯了嗎, 哈哈! 雖然是遲了一點才對得通是美中不足, 但總好過是舉手投降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