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星期日Charles 要求行一條輕鬆的路線,以便他行完山後下星期去外地旅遊。想到也有好幾年沒有走過烏蛟騰往谷埔的路線,於是就決定本星期再走這條輕鬆易走的路線。
早上九時正在大埔墟站集合,共有六人參加。首先乘搭巴士前往烏蛟騰。到達後首先拍攝全體大合照留念,然後就沿媽騰古道前往分水坳。這段路開始時就是一大段上山的梯級路,雖然路段不是難走,但要上山就是有點吃力的,所以女士們就不可能一口氣上到降下坳路口的平坦位置,我就叫大家有需要就停下來小休回一回氣,因為這段路沒有分岔路口,就算墮後也不怕會迷路的。
由於大家都有對講機聯絡,所以我就先行一步直上降下坳的分岔路口等候,大約等了十五分鐘,隊友們就上到來了。我就叫大家放心休息,因為今天最辛苦的路段已經行完,稍後前往亞媽笏的路段就是往下走的輕鬆路段了。
休息完畢再起步,就是走下山路段前往分水坳。路過亞媽笏時,大家先來一張大合照留念,然後再快步前往分水坳。到達分水坳時,再讓大家小休片刻,因為稍後接走荔谷古道就沒有位置休息的了。
休息了幾分鐘之後,就見到陸續有旅遊人士由荔谷古道上來。由於他們剛剛辛苦上登一大段梯級路上來,所以很需要座位休息的,於是我就叫隊友們繼續起程,以便讓位給其他人士休息。由於我們是往下走的,所以接走荔谷古道下谷埔就沒有難度,我快步前行,很快就拋離隊友一大段路了,到達谷埔老圍時才停下來等候隊友到來匯合。
在等候隊友時,我見到路上插有彩旗和新安裝了一個拍示牌寫著宋家宅園,相信是介紹遊人前往參觀的,我沿指示方向前行到老圍村口,見到村屋都是荒廢了的,又不見有指示前往宋家宅園,於是就退回路口等候。剛好這時有一位村民騎單車路過,我就向他詢問宋家宅園在那裡及是否可以參觀的。這位村民回答說是歡迎參觀的,並很熱心的表示可以帶路前去。我表示要等候隊友到來才去參觀,於是這位村民就表示穿過村中的巷陌走到盡頭就可以到達宋家宅園了。
當隊友到達後,我告知大家這裡有新景點可以參觀的,於是就按照村民指示的方向前往找尋宋家宅園,在村中巷陌轉了兩個圈也不見宋家宅園,但又見到剛才那位村民在家煮飯,於是再向他詢問,原來宋家宅園就在前面。大家到達後才知道宋家宅園是一座破爛的青磚屋,由香港大學建築系用鋼鐵架構為這座大屋做保護和保育工作,並有資訊牌介紹這座青磚大屋。我們既然有緣到來,當然要盡情參觀了。
參觀完宋家宅園後,再沿水泥路前往谷埔村口的啟才學校。中途路過五肚路口時,見到又有藝術做型的指示牌,所以大家都停下來參觀及拍照留念。原來整個谷埔各條村都有藝術裝飾美化環境及介紹客家村的文化,跟以前荒廢破落的情況完全不同了。
到達啟才學校時,大家入內參觀,見到課室已修繕過,並有展板介紹學校。參觀完畢,再到村口的士多坐下來休息,這裡有無敵海景,是最理想的休息地點。這家士多有豆腐花供應,我們在休息之時一邊欣賞對岸沙頭角的景色,一邊吃碗豆腐花,真是最佳享受了。
休息完畢後再沿海邊水泥路向鳳坑進發,到達鳳坑時也不作停留,繼續沿路向鹿頸進發,這段路是要上登一小段梯級路上一處小山崗,原本想在山崗頂小休的,但山頂的涼亭已經消失了,所以我們也不停留,一路下山沿海邊郊遊徑直往鹿頸,剛剛到達鹿頸就有小巴到來,於是大家就搭小巴往粉嶺飲茶,一天輕鬆愉快的旅程,又順利完成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