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星期三的天氣預報是寒冷及間中有雨, 於是計劃行山路線時首先就考慮下雨天的問題。由於亞冼一早通知他不會出席, 所以我們都預計星期三必定下雨, 那麼行山路線最好是行馬路, 故此就決定行大埔滘自然護理區林道, 然後轉走山路前往坳背灣下火炭飲茶。
早上起程前往大埔墟站時就下著大雨, 吃完早餐後已經八時半了, 見到雨勢開始轉弱, 九時正在大埔墟站集合, 蘇太與KH 又是最早到來等候, 真是名乎其實的風雨同路人了。及後區兄到來時, 雨就停了, 原來區兄今天帶來了那把長柄遮, 所以鎮得住場, 在起步上大松古道時雨就完全停止了。
由於天氣寒冷, 大家上到涼亭之時雖然感到有少許渾身發熱的感覺, 不過大家只是把禦寒衣物的內胆除下來, 外面仍然要穿回防風防水的戰衣以免著涼。
拍攝完起步大合照後, 大隊立即起步上大松古道, 沿石砌古道前行, 十五分鐘便到達大埔滘自然保護區的涼亭, 大家稍作停留拍照後, 立即又再起步沿馬路上行, 由於今天是下雨天, 所以山上霧氣特別重, 愈往高處走就愈見迷濛, 最後到達涼亭, 大家就在涼亭小休, 飲杯熱茶暖一暖身。
由於天氣寒冷, 不適在涼亭停留太久, 否則就很容易著涼。於是大家飲完熱茶後再拍照留念, 然後又匆匆的起步繼續前行。
今天我的路線有AB兩套方案以應付天氣的變化, Plan A 就是行山尾村那邊下火炭。Plan B 就是行黃竹洋的康莊大道落火炭, 不過見到今天天公造美, 在我們行山的時候就停了雨, 所以我就決定照原定計劃行Plan A 往山尾村。
由林道轉入一處山徑路口, 再沿著有點濕滑的山路前行, 山路仍然是很易走的。到達坳背灣的荒田時, 就轉向電塔下山, 這段山路雖然是往下走的, 但仍然是很好走的路段。最後到達分岔路口時, 我們就轉走左邊的荒徑前往山尾村。這段路因為有幾處位置都有大樹倒塌無人清理, 所以就有少許難走的了。
到達山尾村的荒田時, 還以為野草是非常茂密阻路的, 不過就見到荒田不但沒有太多野草, 而且還長有一棵棵同一品種的植物, 看上去像是有人栽種似的, 但是相信是野生的居多。
過了石澗的路段就比較崎嶇濕滑, 不過只是一小段路, 也不是太難行的。
到達荒廢了的學校開始, 山路就變成水泥小徑, 大家沿水泥路快速下山之時, 天氣又忽然有了轉變, 一陣陣細雨開始落下, 好像知道我們已經進入安全地帶, 可以開始回復下雨天似的。
沿水泥路下走不久就到達有人居住的位置, 村里的小狗在家中鐵絲網內向我們熱烈吠叫表示歡迎, 由於見到雨勢開始漸大, 所以大家全速前行向火炭進發, 最後在十二時十五分到達火炭的酒樓飲茶。
飲完茶已經是差不多二時了, 雨不但未有停止, 而且見到雨勢更大, 大家打傘前行往火炭站乘車歸家, 到達火炭站後大家都說要多謝天公造美, 讓我們可以順利完成今天的行山活動。
2018年1月31日 星期三
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再探蓮麻坑
本星期日KH建議探遊沙頭角新桂田的「左昭右穆」古墓, Charles 就建議走多次蓮麻坑國際橋至12號警崗的鐵絲網山路, 於是我就擬定路線由担水坑起步往山咀, 然後經日軍槍堡的山路往伯公坳警崗, 再走荒僻山徑下山往新桂田找尋「左昭右穆」古墓, 再經由10號警崗上礦場前往蓮麻坑, 然後走鐵絲網邊的崎嶇山路前往12號警崗搭小巴出上水飲茶。
早上九時正在上水站集合, 亞冼又是第一個到來, 有他出席就是天氣良好的信心保證了。最後集齊人馬共有14人出席, 首先前往小巴站乘車往沙頭角, 由於我們人數眾多, 小巴站的負責人特別安排我們乘一輛小巴直往沙頭角, 我們到達担水坑時, 首先讓隊友們上洗手間, 然後就拍攝大合照留念。
一起步前行, 就是沿路前往山咀, 到達上山路口時, 見到山路綁了幾種顏色的絲帶, 証明這條路線經常有旅行隊到來行山的。沿路上山不久便到達日軍建造的機槍堡, 雖然幾年前我們第一次探索這裡的時候, 已經詳細參觀過這裡的三座機槍堡和一口水井, 不過我仍然逗留幾分鐘讓沒有來過這裡的隊友參觀槍堡及水井。
想不到KH 及Charles 兩人不願再參觀水井及槍堡, 也不想留下來等候, 於是就帶領部份隊員先行一步, 當我們參觀完水井後, 就要快速前進追回落後的步伐。在我和區兄快速前進後不久, 首先追上亞蘇伉儷, 然後再追上Charles 伉儷, 再結集成隊伍後再向電塔進發, 沿途可以俯瞰沙頭角景色, 所以大家都很享受這段路的旅程。
不過KH 等快馬亦不是無紀律亂快放的。他們到達一處晨運天地就停下來等候, 我與他們匯合後就叫大家繼續前行, 上到坳頂的電塔時, 見到這裡也被改作晨運天地, 並設置有座位, 所以大家就可以舒適地小休片刻, 然後再拍照留念。
再起步時, 我叫隊友們戴上手套, 我亦預備了無敵剪在手, 因為我們稍後要走一段環腰山路的荒徑前往伯公坳警崗。
一進入環腰山徑的路口, 就見到路胚被開闊了, 路上絲帶也多了, 阻路的野草樹枝也完全被清除, 山路就變得非常暢通, 以往我們走這段路就是要不斷剪除野草樹枝才能通過的, 現在已經無須出動無敵剪便可以順利通行到伯公坳麥景陶碉堡了。
到達麥景陶碉堡後, 稍作停留幾分鐘讓大家隔著鐵絲網參觀麥景陶碉堡, 亞蘇就更加懷念這裡, 因為當年他就是在麥景陶碉堡前面的山路跌倒令致手腕受傷的。不過今天再次到來, 他竟然沒有印象當年在那個正確位置跌倒的, 真是善忙了。
離開麥景陶碉堡後, 再走荒僻山徑下山前往新桂田, 這段荒徑我們上次前往蓮麻坑礦山時已經走過, 當時是要用無敵剪開路的, 但是今天再次探索這段荒徑, 見到是綁有很充足絲帶, 沿途暢通無阻, 所以我們很快便下走到達石澗的位置。
由石澗開始的環腰山徑就非常崎嶇了, 但是就非常暢通, 沿路行了一段, 再轉上山走, 然後到達一處較平緩的坳頂, 看到隊尾有點墮後了, 於是稍作停留等候, 然後再下走一段非常陡斜的山路下山, 這段極斜山坡幸好有很多樹枝樹斡可作扶手, 大家仍然可以安全下登到達中途的分岔路口。
上次我們往礦山就走左邊的山路, 今次我們前往新桂田就要走右邊的山路, 這段路就是下山的路段, 直通往山下荒田的, 不過山路就是很易走的。到達荒田後, 再沿荒徑前往找尋「左昭右穆」古墓, 原來走出荒徑就見到有水泥小徑, 由小徑前行幾步就到達「左昭右穆」古墓。 以往我們探索過沙頭角地區幾次, 只欠新桂田這處地區尚未探索, 今天再次到來並找到「左昭右穆」古墓的位置, 那就是完成了沙頭角區全部主要景點探索的宏願了。
離開「左昭右穆」古墓後, 再沿水泥小徑前行, 最後到達鐵絲網邊然後再上登一處小山崗, 沿路有絲帶引路, 再下山到達鐵絲網邊, 就見到一座荒廢了的農舍, 前面一帶都是荒廢了的農田, 沿鐵絲網前行, 不久就見到幾間非常破落的青磚屋, 相信就是昔日新桂田村的位置了。
沿鐵絲網邊走到尾就是10號警崗, 不過這裡已經沒有警察駐守, 因為邊境禁區已經開放, 這些昔日港英時代的邊境防線亦已完成歷史任務了。
在10號警崗後面有樓梯上蓮麻坑礦洞, 上次我們就是由這條樓梯開始深度遊逐一探索礦場, 但是今天時間緊迫, 我們就不探礦場, 只想直上礦場山頂再前往蓮麻坑警崗下蓮麻坑村。沿樓梯一路上到半山又見右邊有一處路口, 由於我們今天所走的路線沿途都有藍色絲帶, 我見藍色絲帶在這處路口轉右, 以為這裡另有通道可以上礦山頂, 於是就決定跟隨藍絲帶引領的路線前行, 看看是否另有捷徑可以通行。
想不到這段路是一段環腰山徑, 是很好走的平緩路段, 沿途可以望見對面深圳的馬路及建築物, 沿路前行半小時左右, 再穿越草叢而出, 就是接上由蓮麻坑警崗下來的水泥路, 沿水泥路下走幾分鐘便到達蓮麻坑村, 大家先到村中的遊樂場休息, 再飲杯熱茶吃個水果補充體力。
由於找到剛才走過的環腰山路捷徑到來蓮麻坑村, 令我們節省了一些時間, 所以大家就可以在這裡休息多一點時間, 不過最後的路段是要鐵絲網邊的崎嶇山路前往12號警崗才可以搭小巴出上水飲茶, 所以大家拍攝完大合照就起步離開蓮麻坑村。
到達禁區的閘口前面, 就要轉左走山路, 這段山路沿著鐵絲網邊前進, 我們幾年前第一次探索這段山路時, 就覺得是崎嶇難走的, 不過這幾年來不斷有旅行隊走這段山路, 路胚都被開闊了, 阻路的樹枝也被除去了, 連最陡峭的小斜坡也加裝了繩索作為扶手, 所以現在走這段山路就毫無難度了。
亞冼等快馬就快放前行, 先往12號警崗等候小巴, 我就在中檔位置協調, Charles 亞蘇等就在隊尾。走完山路後到達馬路, 以前這裡是有鐵絲網阻隔著的, 要沿鐵絲網邊走到尾才是12號警崗。不過現在鐵絲網被拆除了, 我們可以沿著馬路前行, 到達警崗時亞冼等隊友仍然在等候小巴, 最後隊尾也順利到齊了, 然後就見到小巴剛剛到來, 我們又是一車坐滿直出上水, 到達酒樓時剛好是下午二時正, 大家在嘆茶之時都說今天的旅程非常完美, 首先就是天氣良好, 第二就是兩次搭小巴都好像是我們的專車一樣, 第三就是找到一條環腰山路直往蓮麻坑村, 為我們節省了半小時路程, 於是就可以趕得上小巴到來飲茶, 所以大家都很享受今天的旅程, 最後飽餐一頓然後散隊歸家。
早上九時正在上水站集合, 亞冼又是第一個到來, 有他出席就是天氣良好的信心保證了。最後集齊人馬共有14人出席, 首先前往小巴站乘車往沙頭角, 由於我們人數眾多, 小巴站的負責人特別安排我們乘一輛小巴直往沙頭角, 我們到達担水坑時, 首先讓隊友們上洗手間, 然後就拍攝大合照留念。
一起步前行, 就是沿路前往山咀, 到達上山路口時, 見到山路綁了幾種顏色的絲帶, 証明這條路線經常有旅行隊到來行山的。沿路上山不久便到達日軍建造的機槍堡, 雖然幾年前我們第一次探索這裡的時候, 已經詳細參觀過這裡的三座機槍堡和一口水井, 不過我仍然逗留幾分鐘讓沒有來過這裡的隊友參觀槍堡及水井。
想不到KH 及Charles 兩人不願再參觀水井及槍堡, 也不想留下來等候, 於是就帶領部份隊員先行一步, 當我們參觀完水井後, 就要快速前進追回落後的步伐。在我和區兄快速前進後不久, 首先追上亞蘇伉儷, 然後再追上Charles 伉儷, 再結集成隊伍後再向電塔進發, 沿途可以俯瞰沙頭角景色, 所以大家都很享受這段路的旅程。
不過KH 等快馬亦不是無紀律亂快放的。他們到達一處晨運天地就停下來等候, 我與他們匯合後就叫大家繼續前行, 上到坳頂的電塔時, 見到這裡也被改作晨運天地, 並設置有座位, 所以大家就可以舒適地小休片刻, 然後再拍照留念。
再起步時, 我叫隊友們戴上手套, 我亦預備了無敵剪在手, 因為我們稍後要走一段環腰山路的荒徑前往伯公坳警崗。
一進入環腰山徑的路口, 就見到路胚被開闊了, 路上絲帶也多了, 阻路的野草樹枝也完全被清除, 山路就變得非常暢通, 以往我們走這段路就是要不斷剪除野草樹枝才能通過的, 現在已經無須出動無敵剪便可以順利通行到伯公坳麥景陶碉堡了。
到達麥景陶碉堡後, 稍作停留幾分鐘讓大家隔著鐵絲網參觀麥景陶碉堡, 亞蘇就更加懷念這裡, 因為當年他就是在麥景陶碉堡前面的山路跌倒令致手腕受傷的。不過今天再次到來, 他竟然沒有印象當年在那個正確位置跌倒的, 真是善忙了。
離開麥景陶碉堡後, 再走荒僻山徑下山前往新桂田, 這段荒徑我們上次前往蓮麻坑礦山時已經走過, 當時是要用無敵剪開路的, 但是今天再次探索這段荒徑, 見到是綁有很充足絲帶, 沿途暢通無阻, 所以我們很快便下走到達石澗的位置。
由石澗開始的環腰山徑就非常崎嶇了, 但是就非常暢通, 沿路行了一段, 再轉上山走, 然後到達一處較平緩的坳頂, 看到隊尾有點墮後了, 於是稍作停留等候, 然後再下走一段非常陡斜的山路下山, 這段極斜山坡幸好有很多樹枝樹斡可作扶手, 大家仍然可以安全下登到達中途的分岔路口。
上次我們往礦山就走左邊的山路, 今次我們前往新桂田就要走右邊的山路, 這段路就是下山的路段, 直通往山下荒田的, 不過山路就是很易走的。到達荒田後, 再沿荒徑前往找尋「左昭右穆」古墓, 原來走出荒徑就見到有水泥小徑, 由小徑前行幾步就到達「左昭右穆」古墓。 以往我們探索過沙頭角地區幾次, 只欠新桂田這處地區尚未探索, 今天再次到來並找到「左昭右穆」古墓的位置, 那就是完成了沙頭角區全部主要景點探索的宏願了。
離開「左昭右穆」古墓後, 再沿水泥小徑前行, 最後到達鐵絲網邊然後再上登一處小山崗, 沿路有絲帶引路, 再下山到達鐵絲網邊, 就見到一座荒廢了的農舍, 前面一帶都是荒廢了的農田, 沿鐵絲網前行, 不久就見到幾間非常破落的青磚屋, 相信就是昔日新桂田村的位置了。
沿鐵絲網邊走到尾就是10號警崗, 不過這裡已經沒有警察駐守, 因為邊境禁區已經開放, 這些昔日港英時代的邊境防線亦已完成歷史任務了。
在10號警崗後面有樓梯上蓮麻坑礦洞, 上次我們就是由這條樓梯開始深度遊逐一探索礦場, 但是今天時間緊迫, 我們就不探礦場, 只想直上礦場山頂再前往蓮麻坑警崗下蓮麻坑村。沿樓梯一路上到半山又見右邊有一處路口, 由於我們今天所走的路線沿途都有藍色絲帶, 我見藍色絲帶在這處路口轉右, 以為這裡另有通道可以上礦山頂, 於是就決定跟隨藍絲帶引領的路線前行, 看看是否另有捷徑可以通行。
想不到這段路是一段環腰山徑, 是很好走的平緩路段, 沿途可以望見對面深圳的馬路及建築物, 沿路前行半小時左右, 再穿越草叢而出, 就是接上由蓮麻坑警崗下來的水泥路, 沿水泥路下走幾分鐘便到達蓮麻坑村, 大家先到村中的遊樂場休息, 再飲杯熱茶吃個水果補充體力。
由於找到剛才走過的環腰山路捷徑到來蓮麻坑村, 令我們節省了一些時間, 所以大家就可以在這裡休息多一點時間, 不過最後的路段是要鐵絲網邊的崎嶇山路前往12號警崗才可以搭小巴出上水飲茶, 所以大家拍攝完大合照就起步離開蓮麻坑村。
到達禁區的閘口前面, 就要轉左走山路, 這段山路沿著鐵絲網邊前進, 我們幾年前第一次探索這段山路時, 就覺得是崎嶇難走的, 不過這幾年來不斷有旅行隊走這段山路, 路胚都被開闊了, 阻路的樹枝也被除去了, 連最陡峭的小斜坡也加裝了繩索作為扶手, 所以現在走這段山路就毫無難度了。
亞冼等快馬就快放前行, 先往12號警崗等候小巴, 我就在中檔位置協調, Charles 亞蘇等就在隊尾。走完山路後到達馬路, 以前這裡是有鐵絲網阻隔著的, 要沿鐵絲網邊走到尾才是12號警崗。不過現在鐵絲網被拆除了, 我們可以沿著馬路前行, 到達警崗時亞冼等隊友仍然在等候小巴, 最後隊尾也順利到齊了, 然後就見到小巴剛剛到來, 我們又是一車坐滿直出上水, 到達酒樓時剛好是下午二時正, 大家在嘆茶之時都說今天的旅程非常完美, 首先就是天氣良好, 第二就是兩次搭小巴都好像是我們的專車一樣, 第三就是找到一條環腰山路直往蓮麻坑村, 為我們節省了半小時路程, 於是就可以趕得上小巴到來飲茶, 所以大家都很享受今天的旅程, 最後飽餐一頓然後散隊歸家。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