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星期是年初七, 亦是猴年第一次的行山活動, Charles 急不及待的要求探索在今年一月開放了的禁區, 於是就由隊友KH 擬定路線, 由新屋嶺起步, 探索老鼠嶺, 瓦窰警崗, 鳳凰湖, 香園圍及白虎山警崗。由於路線只是兩星的普通難度, 於是就拍板成行。
早上九時正在上水站集合, 隊友們見面, 首先就是互相拜年祝賀大家身體健康, 集齊人馬合共九人出席, 首先起步前往小巴站乘車往新屋嶺起步, 到達新屋嶺後, 見到新的檢查站原來設立在往文錦渡方向的路口, 大家先來一張起步大合照留念, 然後才正式起步向新屋嶺進發。
原來新屋嶺村就在路口不遠處, 只是行兩分鐘就到達, 村內的房屋都是較為新式的村舍, 只是村前的圍門留有一點古樸風味, 於是大家就再來一張合照留念, 然後繼續行程向老鼠嶺進發。
老鼠嶺是一列只有七十餘米高的山嶺, 分隔著打鼓嶺平原與文錦渡木湖村, 登山的路口有點隱蔽, 不過自從一月份禁區開放後, 相信已經有很多旅行隊到來探索過了, 所以沿路上都見到有很簇新的引路絲帶, 加上隊友KH也曾走過這段路, 我們只要跟著絲帶上山, 然後朝著山嶺中有標高柱的山崗前行, 很快便征服了只有75米高的老鼠嶺, 大家在標高柱石台上小休片刻, 順便欣賞邊界風光, 再拍攝大合照留念, 然後又起步離去。
今天我們的旅程, 主要是探索兩座麥景陶碉堡, 一座位於瓦窑 一座位於白虎山, 昔日禁區範圍合共有七座麥景陶碉堡, 其中的三座我們已經探索過, 今天再探索完打鼓嶺區這兩座後, 就只剩下沙嶺和米埔的兩座尚未探索了。瓦窰警崗的位置就在老鼠嶺對前的一座山崗上, 由老鼠嶺山崗頂前行, 沿途都有絲帶引路, 在山嶺上穿林而出, 就見到麥景陶碉堡背後的鐵絲網, 沿鐵絲網邊前行就可以到達警崗的正門。 原來有關政府部門已經在麥景陶碉堡門前加設資訊牌, 說明麥景陶碉堡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可惜就仍然沒有開放給遊人入內參觀, 所以我們只能隔著鐵絲網參觀而已。
參觀完畢後, 沿馬路下走少許到山坳位置小休, Charles 拿出他的四十年代古董地圖與今天的地圖對比, 發覺這一帶地區轉變不大, 相信是因為昔日設立了邊境禁區, 因而保存了這些風景地貌數十年不變, 但隨著禁區開放, 相信這些地區很快就會面目全非的了。
小休完畢後再拍攝大合照留念, 然後起步下山接回蓮麻坑道再沿禁區邊緣前行, 並且近距離在鐵絲網邊觀看對面深圳景色。
再沿路前行, 下一站就是前往打鼓嶺鳳凰湖村, 沿路經平原河再轉入一段車路, 便到達寧靜的鳳凰湖村, 首先參觀村前的大王爺神壇, 及後遇上一位友善的村民吳先生與我們交談, 他熱情的問我們有沒有興趣參觀鳳凰湖村的古蹟, 我們當然很有興趣, 於是吳先生就充當導賞員帶領我們參觀, 首先到達一間青磚大屋, 屋簷兩邊分別畫有青天白日國民黨徽章及五色旗, 吳先生問我們知否這是甚麼, 我當然是知道, 並說出這是清末民初時北洋政府的五色旗, 乃象徵五族共和之意思。吳先生表示他帶人參觀時, 很少人能夠道出此中意思, 他表示佩服我們的見識, 並表示此屋的主人為昔日國民黨的軍官, 退隱香港後仍然心懷家國, 故此在建屋之時仍然將這些帶有軍政色彩的標記畫在屋簷上。
接下來, 吳先生再帶我們參觀他的青磚古屋及祠堂, 原來他的青磚古屋一排三間, 其中一間是家祠, 亦已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吳先生表示他以前重修古屋, 但將所有原貌及青磚保留, 惟是地磚就錯誤地換上了黑色的高溫磚, 以致天井位置附近有雨水滴下時就令人容易滑倒, 為安全計, 他只好在門前加上圍欄, 以免有遊人入內參觀時滑倒。我於是叫隊中的專業工程師隊友Vincent 看看可否解救, Vincent 看完後表示這款地磚表面非常光滑, 絕對不適宜在有濕水的地方使用, 除非是完全拆掉更換, 否則就無法加上其他物料增強防滑效能。李先生聽罷, 只能說聲那就維持謝絕入內參觀好了。
參觀完鳳凰湖村後, 當然要邀請吳先生拍攝大合照留念, 然後就起程離去。下一處目的地就是香園圍, 這處古村有著名的古屋及更樓, 但因靠近蓮麻坑那邊, 所以路程較遠, 先要沿小路出坪輋路, 到達馬路時, 看見昔日打鼓嶺的檢查站已經撤退了, 現在可以沿馬路直入打鼓嶺, 再前往新屋嶺前往上水, 附近的村民應該感到很方便了。
橫過馬路後直入簡頭圍, 再經村旁的水泥小徑穿越一段荒廢的農田, 然後接上一段興建中的馬路, Charles 說這段馬路日後就是通往蓮塘口岸的。我們在馬路工地附近覓路上山, 這裡又有一列山嶺指向前方黃茅坑山堆填區那邊, 這列山嶺雖然都是七八十米的高度, 但臨近山頂的坡度頗為陡峭, 上到有標高柱台的山頂時, 大家都有點疲累了, 於是就在山頂小休, 順便欣賞四周景色, 見到蓮塘口岸的工地正在不遠處大興土木, 於是我看看地圖我們身處的位置在那裡, 原來這處山嶺下面就是銅鑼坑, 距離香園圍已經不遠了, 只要再攀越前面的一座山崗, 便可接回大路前往香園圍, 由於今天天氣回暖, 不但陽光普照, 氣溫亦有23度, 於是就讓隊友們在山頂多休息一會然後再起行好了。
再起步前行, 就是再攀越前面的山崗, 想不到此山坡甚為陡直, 上頂就沒有難度, 但下山時坡度陡峭令人生畏, 大家要小心翼翼的慢慢下走, 到達馬路時, 見到濾水廠那邊封閉了不准通過, 如果沿馬路另一邊行就要繞大圈, 幸好隊友KH知道旁邊有一條隱蔽通道可以接回大路往香園圍, 於是就決定走這段由旅行隊開出來的捷徑, 不過原來中途要穿越一段沼澤地帶, 雖然我們的行山鞋都有防水功能, 但是仍然是要弄得滿腳泥濘了。
到達大路後, 沿路前行一會, 就見到有路口可以通往下香園圍, 沿路前行幾分鐘便到達村口, 這裡有一座古堡式大宅隱藏在村後, 隊友KH帶領大家前往參觀, 這座古堡式大宅由兩間屋連成一體, 兩邊設有更樓作為防衛用途, 設計上不但實用, 同時亦兼顧了建築學上左右對稱的美感。昔日沒有建築師及建築圖則的情況下建成這樣優美的古堡大宅, 全賴工匠們的高超手藝了。
參觀完下香園圍後, 再沿路前往香園圍參觀, 到達村口前不遠處, 已被香園圍的更樓吸引了, 不過隊友KH建議, 先走另一邊的小路前往參觀兩座荒廢了的精美大宅, 然後再到香園圍參觀。原來在香園圍的右邊樹林中, 有兩座客家式大宅是非常精緻的, 可惜都荒廢了一段時間, 雖然屋舍結構仍然良好, 但屋前野草盈門, 好一片荒涼的景象, 未知禁區開放後屋主會否回來重修居住, 因為這樣精緻的客家大宅在香港真是很少見到, 荒廢了實在非常可惜。
參觀完大宅後, 再沿路前往香園圍參觀, 中途經過一處名為大眾屋的村屋及一座村公所, 但見到門上的對聯用語不甚友善, 村公所的門上橫聯, 及村中大王爺神壇的橫聯, 同時都用「袪惡除奸」這句標題, 似乎村中居民因某些事情有爭吵, 令到寧靜的鄉村出現了不太寧靜的漣漪了。
到達香園圍參觀時, 見到村舍都是很精緻的客家屋, 村屋作前後兩排排列, 中間有一座更樓作為保衛村舍, 屋頂簷前有精美的壁畫及詩詞, 細看之下才發現字體全是倒轉來寫的, 這種倒轉寫的書法, 仍然是字體秀麗和行氣十足的, 真是高手之作, 單是這些獨特的書法和建築格局, 就特顯出香園圍是一處值得保護的文化、建築藝術瑰寶了。
參觀完香園圍後, 再到村前的避雨亭小休, 大家都很讚賞KH今天旅程的安排, 可以讓大家參觀到這樣精緻的客家村落, 在離去前, 大家再拍攝大合照留念, 然後才離開香園圍, 向旁邊不遠處的白虎山進發。
這座白虎山又是只有幾十米高的小山崗, 不過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前臨深圳, 後枕打鼓嶺平原, 故此昔日警務處長亦要在此山崗頂上修建一座麥景陶碉堡, 用作監視邊境情況。我們在香園圍望向白虎山的山頂, 首先就見到一座軍事碉堡, 看樣子似是日軍的碉堡, 其格式跟我們從前探索過沙頭角的山咀碉堡是同一式樣的。
沿馬路上白虎山, 不到十分鐘就上到馬路盡頭的山坳, 眼前出現的並不是麥景陶碉堡, 而是一座日軍遺留下來的軍事碉堡, 看樣子是保存良好的, 不過我們首先沿梯級路上山參觀麥景陶碉堡, 到達碉堡前, 當然又是不能入內, 只能在鐵絲網門前觀看, 不過這處山頭就可以居高臨下看見對面深圳的情況, 果然是一處戰略重地, 所以日軍當年也在山頂建有第二座碉堡, 位置就在麥景陶碉堡鐵絲網旁邊, 不過入口就是鐵絲網以內, 所以無法進入這座軍事碉堡參觀了。
參觀完麥景陶碉堡後, 再沿樓梯下山返回車路位置, 在日軍碉堡前拍照留念, 然後再登上碉堡入內參觀, 見到內裏的格局跟我們從前在鹿頸和沙頭角所見的日軍碉堡是大致相同的, 証明此乃日軍修築的碉堡無疑。
參觀完白虎山的碉堡後, 再沿路下山到蓮麻坑路等候小巴返回上水飲下午茶。 大家一邊嘆茶, 一邊回味今天的旅程, 大家都很讚賞今天的旅程收穫豐富和大開眼界, Charles 表示下次要去探索蓮麻坑村, 但先要攪清楚禁區開放的界線是否包括蓮麻坑村, 此任務就交與隊友KH去研究, 如果研究出可行路線, 就會在三月或四月成行。最後, 大家飽餐一頓後, 再舉杯同賀新年進步, 然後散隊歸家去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